“光触媒”是日文的“光催化剂”的写法,光催化剂在紫外线照射下发生光催化反应,有效降解甲醛等大分子气体,最终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光催化剂是1967年日本本多健一和藤岛昭两位学者发现的,随着1999年纳米技术的突破性进展,光催化剂的活性问题也得到解决。已研究的光触媒材料有TiO2、ZnO、Cds、WO3、Fe2O3,PbS、SnO3、In2O3、ZnS、SrTiO3和SiO2等十几种,其中以纳米TiO₂为代表,具有价廉、耐酸碱腐蚀、无毒、催化能力强、稳定性好、不会产生二次污染的特性,是良好的空气净化材料。推荐阅读:【揭秘】五种去除甲醛最有效的方法光触媒除甲醛能用多久光触媒的主要活性成分为二氧化钛,其为相当稳定的一种无机氧化物,不受酸、碱、风化等的侵蚀,故施涂后可于物体表面长期存在,在环境污染不严重的条件下,只要不磨损、不剥落,光触媒本身不会发生变化和损耗,在光的照射下可以持续不断的净化污染物发挥其**的净化杀菌效果。光触媒只是提供给反应的平台,并不会损耗掉光触媒薄膜的本身质量,基本上只要不是人为的破坏的话,在理论上是可以保持**的效果的。但因应不同的基材会有数年至十数年不等的使用
【如果您还没有关注“公司名称”手机网站】